会员列表 元知网
主题 : 月亮争夺战(新诗讲义整理)
级别: 论坛版主
0楼  发表于: 2013-04-05  

月亮争夺战(新诗讲义整理)

           看了这一讲的题目,大家以为我要讲的是人类登月的壮举。这显然不是我擅长的话题,不过,话题从这儿开始也不是没有好处。大家都知道《猴子捞月亮》的故事,这个故事也可以这么理解:人类的祖先还是猴子(准确说是猩猩)的时候,就觉得月亮太美好了,大家争着想把她从水中捞起来。当然猴子没有捞起月亮,后来的人类毕竟变得聪明了许多,知道水中的月亮是个影子,真正的月亮只在天上。古代人认识月亮有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原始人和上古人把她当成神,在各种神话中都有月神各种不同的名字,而且都是女姓的名字。中国古人把月亮称为阴,与阳(太阳)相对,可见月亮的确是位‘女生’,所以掌管月亮的神嫦娥也是一位女神--而且是一切女神中最漂亮的一位。月亮既然是位女生,又这么漂亮,自然就成了大家争夺的对像。所以在上世纪60、70年代,世界上的两个超级大国美国和苏联,不惜花血本,举全国之力,争先把自己的宇航员送上月亮,一亲月亮的芳颜。中国人在这方面虽然有点落后,但知耻而后勇,现在已经发射了一个嫦娥一号卫星先把月亮圈了起来,等到合适的时候,也会发射一个宇航飞船,把中国人送上月亮去。据说印度人还想赶在中国人前面实施类似的计划,虽然他们发射火箭的失误率太高,能否成功是一个很大的未知数,但他们这种雄心壮志是无可厚非的,他们完全可以说:月亮是人类共同的情人,为什么我们印度人就不能上去插一脚呢。
        你们看,人类的争强好胜的天性是可以在任何方面随时随地地表现出来的。
        上面说的是科学领域。在生活和艺术领域中,月亮差不多总是和人类最美好的情感相联系的,比如说爱情、亲情、乡情。在汉语中,‘风月’两个字可以看作是人类两性关系的代名词,撮合男女之间婚姻的人又叫做‘月老’。谈恋爱的人最喜欢在月光下牵着手散步,喁喁私语。中国人的中秋节,翻译成英文的话叫做月亮节。这个翻译是很有道理的,因为中秋节是月亮最圆满好看的时节,在这样的时节,一家团圆,吃月饼赏月,也是家庭亲情最温馨的场面。在外工作的人,漂泊异乡的人,只要看到月亮,就会很自然地思念起故乡和亲人,所以又可说月光是乡情最管用的催情素。正因为月亮和人类的美好情感如此密切相关,古今中外的诗人就写下了不计其数的关于月亮的诗,这一讲我就给大家讲些关于月亮的古诗和新诗。
中国最古老的诗集《诗经》中就有一首写月亮的: 《月出》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月出皓兮,佼人懰兮,舒忧受兮,劳心慅兮!月出照兮,佼人燎兮,舒夭绍兮,劳心惨兮!
    (注释:皎:皎洁光明。佼(jiǎo):姣之借。佼人:美人。僚(liáo):美丽。舒:发声字。
窈纠(jiū):形容女子的体态窈窕的样子。劳心:思念。懰(liú):音刘,妩媚。慅(cǎo):音草,心神不安。燎(liáo):此形容女子光彩照人。夭绍:形容女子风姿绰绝。惨:读若“懆(cǎo)”忧愁貌。)
    这首诗有点拗口,其中也有好几个你们难以准确发音的字,把它翻译成现代白话的话大概是这样:
月亮出来多明亮,美人仪容真漂亮。身姿窈窕步轻盈,让我思念心烦忧。月亮出来多洁白,美人仪容真姣好。
身姿窈窕步舒缓,让我思念心忧愁。月亮出来光普照,美人仪容真美好。身姿窈窕步优美,让我思念心烦躁。
        唐诗中关于月亮的名篇名句多得不胜枚举。李白的《静夜思》,今天的三岁孩子都会背颂,可以算是得票率最高的一首月亮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你看,这首诗用不着任何解释,谁都可以读懂,一点也没有妨碍它成为千古名篇。所以诗的深刻不在于语言是否深奥,而是在于它进入人类心灵的深度和广度。李白一举头,一低头,就把明月和故乡的关系确定下来了,后人很难写出这样直白感人的诗句了。当然,说李白的这首诗得票率最高,并不意味着它一定就是最好的一首月亮诗。因为诗歌毕竟不是民主政治,谁得票最多谁就当总统。像李白同时代的张九龄,虽然没有李白出名,但他的两句月亮诗:‘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就绝不比李白逊色,就其美感而言,还要超过前者。有的同学可能会说:这两句好像没有说什么呀,既没有说月亮像什么样子,也没有看月亮的人有什么感受,为什么大家觉得它这样好呢?这两句诗的意境非常阔大,表达得又非常含蓄。为什么说阔大呢,你看它所展现的空间感:它把读者的想像范围一下子就放在茫茫大海,天地尽头。为什么说它含蓄呢?它并没有直接描写诗歌的时间感和情绪,只是用了两个字‘生’与‘共’。首先这个生字用得特别精妙,如果用 ‘升’,显得呆板和普通,更不足以把人类对于月亮的珍爱的情感表现出来。而‘生’,在这里就有出生的意思。站在大海之边,看着月亮缓缓地从水平线中呈现出来,那个过程的确有点像分娩的过程。生字不仅把这种过程感(即时间感)表现出来了,也把月亮写成了一个有生命,有情感的东西。当然这种情感是人类自身情感投射到月亮上去的。正是因为这种情感,后面才有一个‘共’字。共字是说,不只诗人一个人在看这轮月亮‘生出来’,诗人远在万里之外的亲人、朋友、故乡人、还有不知道多少怀有和诗人相似的情感的人,此时此刻都在凝望着这轮明月的‘出生’,他们好像都把这轮明月当成了一面镜子,他们把自己的影子投入这面镜子,因而他们所思念的人也可以从这面镜子中看到他们。一个共字,就把这些复杂深厚的情感表达出来了,所以说这句诗写得极为含蓄。分析到这里,大家应该对这两句诗的妙处有所体会了。
与李白齐名、诗歌整体成就比李白还要高的诗圣杜甫,也有很多写月亮的诗篇和诗句,最有名的要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这个联句中的后一句诗了。‘月是故乡明’有什么好?你们都是懂一些科学的人,大家都知道,在全世界各国,看到的月亮都是同一个月亮,样子也差不多,只要空气透明度足够好。(像现在有好多地方尘雾遮天,浓烟滚滚,当然看到的月亮就是灰不溜秋的了。)杜甫说,他的故乡的月亮最亮,这很显然是不符合科学和逻辑的。而这句诗的好,好就好在它的 ‘不科学’,‘没逻辑’。因为月是故乡明要表达的不是一个自然现像,而是一种相当普遍的心理真实:思念故乡的人,觉得故乡的什么都是最好的,连月亮都是最圆的,最亮的。正因为这句诗以一种明显反科学和反逻辑的方式,直接而深刻地揭示出人类普遍的心理现像,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所以这句诗总是被历代人反复地引用,相当烩炙人口。
写月亮的名诗还有初唐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北宋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南宋辛弃疾的《木兰花慢-可怜今夕月》等。这一讲限于篇幅就不作一一讲解了,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网上搜索阅读。下面我将就写月亮的几首新诗,给大家作一个导读。事先要声明的是,写月亮的新诗想必也很多,好作品也应该不少,但我读到的相当有限,更不知哪个才算是名篇锦句,所以只好选择自己的两首诗来作一个抛砖引玉,丝毫也没有敢与古诗名篇争奇斗艳的意思。----我把这一讲的题目叫做《月亮争夺战》,不过是虚张声势,吸引眼球,大家可别当了真。
第一首叫做《月夜情歌》,选自我一个诗集《新谣曲》。月亮和爱情的关系,一开始我就提到了,并且举出了《诗经》中的《月出》为例。在《月出》中,月亮是一个‘兴’,也就是触发诗人情绪的‘兴头’,当诗人反复地以月亮为‘兴’,一句月亮,然后接一句佳人,其中自然而然也就含有一点以月亮比佳人的意思,也就是 ‘兴中有比’。《月夜情歌》则是以比拟、通感为主要修辞手法的。

    银铺里溜出来的月亮
    在天堂上闲逛
    圆得像梦
    白得像忧伤

    我是个失业的工匠
    拐骗了迷途的月亮
    剜下它的边做一只项圈
    挂在你水一样的颈上

    镂下它中心的银锭
    打成耳环一双
    一对沉甸甸的银镯
    吮吸你双腕的清凉

    我还要裁下一匹月光
    缝一袭透明的衣裳
    盛满一大杯月光
    送给你润喉清嗓

    今夜我花光了一生的月亮
    就像掏空了养老的银行
    今夜我用尽了一生的月亮
    只留下我的穷丁当作响
                         2001.4.6

          你可别问我这首情诗是写给谁的,问我我也不会告诉你。我要告诉你的是这首诗该怎样去读。‘银铺里溜出来的月亮/在天堂上闲逛’这两句诗是以一个隐含的比喻 ‘月亮像银子一样白’为基础,加以拟人的手法升级而来的。为什么用天堂而不是天空呢?因为我说月亮在闲逛,当然是要在好玩和漂亮的地方闲逛了,天堂当然是在天上,而且想必是十分好玩和漂亮的了。若是说天空,那就是空荡荡的一片碧蓝,未免有点单调,不可能是很好玩的。‘圆得像梦/白得像忧伤’这两个比喻可能有点让你们觉得奇怪。梦是圆的吗?你能看见梦吗?梦当然是看不见的,它也没有可视的外形,更不说一定就是圆的了。但是梦,从通常意义上来讲,可以理解为梦想、美梦等,那些都是人类关于未来的最圆满的假设性图景。中国古人解析梦时,不说解梦,而说圆梦。可见梦在人们的心理观念中,是与‘圆’有着通感关系的。有人可能会问:恶梦也是圆的吗?当然不是,但我在前面实际上已经告诉你,在这里,梦是不包括恶梦的。打个比方说,有个同学总是说自己一定会成为大明星、超女之类的,你嘲笑说:你在做梦吧?在你的这个问句中,梦就只有美梦的意思,绝对不包含恶梦。 
        又有人会问,为什么忧伤一定是白的呢?这里也是隐含着一个通感的关系。忧伤本来没有颜色,这只是一种心理状态。但是某些白色的事物,通常容易引发忧伤的情感,你看诗经中‘蒹-苍苍,白露为霜’那一首,就总以是一种白茫茫的景像作为起兴,表达自己追求心中美人而无法得到的忧伤情绪。在中国文化中,白色是像征死亡的,所以丧服用白色。所以说把忧伤想像成白色的,是有文化和心理依据的。‘白得像忧伤’这一句正是建立在这种文化和心理基础上。
诗的前一节把月亮比喻成银铺里逃出来的一大锭银子,又引出‘梦’和‘忧伤’两个月亮的喻体,并不是为了比喻而比喻,其目的在于给全诗后面的主体部分奠定一个结构的基础和基本情调(梦一样的,忧伤的)。后面,的整个意思就是说要把这么美丽的月亮送给自己的心上人,不是整个地,不予加工地送,而是用这月亮作原材料,打造出各种各样的银饰来送给心上人。你们读着读着可能就要笑了:瞧这个人有多傻呀,别说月亮有多高,你摘不到它,就算你摘得到它,别人也不会让你一个人把它摘下来。全世界才有这么一个月亮,被你这么据为己有,还大加破坏,大家不把你丢到太阳系外面去才怪呢。如果你真这么想,就太没有艺术细胞了。在科学中,傻就是傻,就是无知和愚蠢;但在是艺术中,这种傻不叫傻,而叫做痴,痴情的痴,痴心妄想的痴。这种痴是受某种执著的情感驱使,并且常常为某些特殊的艺术才能服务。谈恋爱的人没有这种痴,就很难获得对象的欢心;学艺术的人没有这种痴,就不可能真正地登堂入室。
        中间三节我就不一一分析,让你们自己仔细品味好了。最后一节还是需要稍为梳理一下。‘今夜我花光了一生的月亮/就像掏空了养老的银行’这句诗还是从‘月亮像银子’这个比喻中引早而来的。月亮是白色的,银子是白色的,所以说月亮像银子。银子是贵金属,在古代是用来作贷币的,是钱,所以现在我们还把存款贷款的金融机构叫做银行。月亮像银子做做的,而且是很多很多的银子,所以又将它进一步比喻成银行。我这样逐步地分析一个句子形成的思路,并不想向你们说明这些句子有多么高明,而是想要告诉你们如何从已有的、常用的、不足为奇的比喻中悄悄地借用,改造,引申,升级,将它转变为全新的、更高状态的、带有个人独创性的比喻。这种方法推而广之,可以成为如何从摹仿走向创新的大法。‘ 今夜我用尽了一生的月亮/只留下我的穷丁当作响’这两句终结全诗,直白地说,意思就是:‘我把钱都花光了,成了一个穷光蛋’。但这个意思只是诗句的字面意思,它的真实意思则是想要向心上人表明:今天晚上我无比想念你,爱慕你,想到了精疲力竭的地步,我的脑袋里全部是你,除了你一无所有。到这里你们再回顾全诗,就会明白:在这首诗中,月亮,表面上是当作钱花的,实际则是作者的心意的一个象征。就像一句流行歌词所唱的:月亮代表我的心。
最后,我讲一讲《杜诗重构》中的一首诗,它是《月亮的四种写法》之四,因为与杜甫诗作的联系相当微弱,完全可以忽略,所以这里就不作对比分析。诗如下:

月亮,一出生你就供人仰望
而我相反,生下来就学会了仰望

小时候,我把你当成一只会飞的镜子
伸出小手抓你,抓到的不是你
而是母亲温柔的脸庞
后来我在水中捞你,捞到的
也不是你---水中的新娘
而是你溶化了的白衣裳

我也曾云游四海,把你
当成无须托运的行李,装着
一口灵感的水井,一座
存满了世界通用货币的银行

而今我历尽沧桑,把你
看作一片遥远而光明的墓园
埋葬着先祖和亲人,爱和梦想
每一次仰望,就是一次祭奠,一次还乡

今夜,你比任何夜晚都更加明亮
让我看到了你脸上的雀斑---
那荒坟累累的山冈
  
        这首诗以时间为序写尽了月亮在不同人生阶段中的角色。它也许算不上一首很好的现代诗,但在写月亮的作品中,它所综合的人生经验应该可以算很丰富的。月亮在孩子眼中,的确是非常神秘的。李白就有一句诗:‘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你可能不记得自己那么小的时候的事情了,但你只要在月夜抱着小孩在屋外玩过,就一定曾注意到,小孩的手总是会不时地伸向月亮,想把它抓住。在我的诗中,‘小时候,我把你当成一只会飞的镜子/伸出小手抓你,抓到的不是你/而是母亲温柔的脸庞’这几句当然不仅仅是为了纪录下儿时的经验,从‘月亮’到‘母亲温柔的脸庞’,这中间实际上有一句潜台词:在孩子的心目中,母亲总是像月亮一样美好,但月亮可望而不可及,而母亲则是你的生命最亲近和温柔的保障。‘后来我在水中捞你,捞到的/也不是你---水中的新娘/而是你溶化了的白衣裳’,这三句中所包含的,既有青少年时期对于异性的幻想的落空,也可以象征一生中美好理想的难以实现,就如水中捞月一样。
        在第三节中,我一连用了三个比喻。第一个,把月亮比喻成‘无需托运的行李’。你看,我以前在中国,后来来到了加拿大,在加拿大当然也可以看到月亮,说真的,有时我真觉得月亮就在我家门口的苹果树梢间。它虽然是属于所有人的,但它给每一个人都会有这样的错觉:它好像一直跟着你,一直在关注着你。它好像只属于你。这种错觉,在科学中是谬误,但在心理和艺术中,却是真实的。这个比喻,所要表现的,正是月亮和人之间的这种相亲相随的关系。第二个,把月亮比喻成 ‘灵感的水井’,这是与我的写作者身份有关的。前面已经说过,诗人对月亮是情有独钟的。为什么呢,因为月亮你可以用眼睛去看,越看越神奇,越看越美丽,让人浮想联翩,容易产生灵感。第三个,把月亮比喻成‘存满了世界通用货币的银行’。在上一首《月夜情歌》中,我已经把月亮比喻过‘银行’了,这里算不算重复呢?可以算,但也不完全是。在这里,定语‘存满了世界通用货币的’很重要,甚至比它修饰的中心词更重要。因为它突出地表现了这样一个意思:对于一个来到陌生的新大陆的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发生巨大的变化,刚来时,语言和文化就是个很大的问题,而月亮却是一样的,月光也是一如既往的照耀着你,安慰着你,并且给你力量。而这种力量,就正如‘世界通用货币的’力量。
        第四节,终于写到了‘而今’,也就是写作者的当下状态:历尽沧桑。你看,在历尽沧桑的人的眼中,月亮和儿时眼中的月亮多么不同啊。它呈现出来的是这些:故乡、亲人、死亡、失落甚至幻灭。‘遥远而光明的墓园’这个比喻,就是要表达作者与这些意念相关的一些情绪。这个情绪当然有点太沉重了,但它在人生的某一个阶段的某一个时刻,的确可以是完全真实的。
        最后一节写的是‘今夜’,也就是‘此刻’。从整体上讲,把月亮表面看起来比较晦暗的部份比喻成‘荒坟累累的山冈’,还是承接上一节中‘遥远而光明的墓园’ 那个比喻的。它只是把一个远境头拉近了,并没有多少新意。这一节中,新的东西是‘脸上的雀斑’这个词组。这个比喻我以为是相当形像和新颖的,但它的意义不止于此。因为在古今中外的月亮诗中,月亮常常是和美人互为喻体的。真正的美人,脸上是不应当有‘雀斑’的。而在诗人的眼中,月亮的脸上终于露出了雀斑,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就代表着他在人生过程的后一阶段对于一切理想事物产生了怀疑的情绪。
        关于月亮的诗就讲到这里。不论人类是在科学上争夺对于月亮认识的先后,还是在艺术上比较对于月亮描写的优劣,月亮还是月亮,运行在它自己的轨道上,丝毫无损。

级别: 创始人
1楼  发表于: 2015-01-28  
晚上兴起,读了几篇前年写的讲义,自觉还有点意思。不知什么时候能再定下心来写一些,凑成一本书的规模。
仰天曾大笑,低首更沉吟
级别: 一年级
2楼  发表于: 2015-03-22  
回 楼主(青锋) 的帖子
国文令人钦佩。谢谢分享!学习了。
描述
快速回复